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8:18    次浏览
“若您出门匆忙,乘车时忘带零钱,可以从此处取用;若您身上有多余零钱,希望您投进盒子里,传递爱心。”3月29日上午,在莲坂国贸站、火车站等公交车站,出现这样一个手工制作的“爱心零钱盒”。这是华侨大学学生发起的“待用车费”活动。不少市民点赞称“蛮贴心的”,亦有许多市民加入到这场爱心传递的行动中。(3月30日《厦门日报》)如今,城市公交四通八达,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和保障。但是我们每个人多少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:出门忘了带零钱,上了车一摸口袋才犯愁,想请人帮忙投个币,却又难以开口。无奈之下只好忍痛将5元或10元丢进钱币箱。因此,“待用车费”的出现,着实让人眼前一亮。俗话说,不经事不知善意可贵,不做事不知善人难求。“待用车费”虽然只是一个自发的小善举,却传递出大大的正能量。既能一解乘客没有零钱的燃眉之急,又能让人体面地没有负担地得到帮助,多少让人心生温暖与感动。从实质上看,这种“待用车费”就是一种“待用公益”。从起初的“待用咖啡”延伸出来的待用公益活动,近年来在各地益发壮大,俨然成为一种新型的微公益形式。“待用公益”不需要明确受助者个体信息,也不用公开捐助者信息,让捐赠者和受助者都没有负担。任何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帮助,也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助人。因此,待用公益在民间被广泛接受和认可,逐渐成为了人们随时随地、量力而行的一种公益新时尚。事实上,“待用公益”体现的是民间慈善精神。只要我有,只要你要,好的,请拿去。施助与受助都发自内心。这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的公益形式,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。笔者期待,“待用车费”活动的发起只是一个开始,会有越来越多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“待用公益”兴起,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,激发出民间巨大的社会正能量,让我们的生活愈加的文明和美好。